2016年12月27日 星期二

恆春漫步——走進幽靜的時空





  上篇<恆春漫步>,我已找到古城的南城門、西城門及北城門,現在向東城門進發!這是悠閒的星期天,陽光和秋風伴隨上路,街道整潔及安靜,市民都宅在家裏嗎?還是都去墾丁遊玩了?怎麼都沒有人?




  找到東城門,今次記得拍下門洞!




  我想像中的城牆,也是差不多這樣的,牆中有小洞監視城外的敵軍,或從小洞中伸出槍枝!





  城牆上的風光,當然已沒有古時的情景,而是現代的馬路、汔車、街燈及路牌等等。





  原來城牆上那些凸出的矮牆,叫做雉堞或城垛,中間有個小洞口。有些雉堞下方有個大洞,就是炮口!



  離開城門,回到假日的街道上,樹蔭下多清涼。很喜歡拍這樣的街道,明明是城市的建設,卻又杳無人煙!




  路過中學,沒有學生,沒有老師,其實,根本沒有人。

2016年11月6日 星期日

努力不懈的失敗者

五個小孩的校長

  沒有人想做社會最低下的階層,但命運豈會如人意,總有人因為不同的原因而潦倒失意,甚至從此失去理想和夢理。

  有一次,呂校長給學生的功課,是問家長從前有過什麼夢想。

  何小雪,父親年老體弱,靠收集破舊物變賣維生,母親和弟弟住在內地未能團聚。何小雪父親的夢想原來是當飛機師,衝上雲霄。

  盧嘉嘉,父親因意外截肢,失去一條小腿,還因發展商收購土地的問題,遭恐嚇迫遷。盧嘉嘉父親的夢想,是成為跑步選手。

  KittyJennie, 兩姊妹的家庭,相對而言沒有那麼坎坷,但家庭入息微薄,父親的觀念認為女孩子不需要讀書。母親的夢想是做消防員。

  譚美珠,父母因意外雙亡,由阿姨照顧。阿姨很難為情地說出夢想:做香港小姐!


  別人可能會訕笑家長的夢想,說他們幼稚不切實際胡思亂想。其實這些落魄的家長也曾年輕過,別人不會嘲笑年輕人有夢想,但年輕人會徐徐老去,當中有人找不到方法現實夢想,有人爭取不到機會,也有人在實踐的過程中失敗。其實每個人的心中,都隱藏一個夢想,只不過不一定要實現。


  我聯想到兩齣電影,其中一齣是 <The pursuit of happyness> 尋找快樂的故事/ 當幸福來門):故事中男主角投資虧損,收入拮据,老婆嫌棄而離去,男主角帶著兒子,展開居無定所的潦倒生涯。男主角加入一家知名證券公司當實習生,可惜完全沒有薪水,而且二十個實習生當中,最後只有一個人會正式獲聘!男主角過著艱辛而充實的日子,從日常作息之中,與兒子互相勉勵和扶持,在苦困之中尋找慰藉和樂趣。

  另一齣電影是 <全力扣殺> :故事中劉丹、馬坤、林超,因打刧而入獄,獄中認識前國家羽毛球選手戚冠軍,四人刑滿出獄後隱居於新界偏僻村落,租住一間荒廢的校舍,成立羽毛球同好會,希望重新做人。女主角吳久秀,前香港羽毛球隊選手,因擾亂比賽及傷人而被判終身停賽,過著頺廢的生活,在無心插柳的情形下,加入了羽毛球同好會,隨各人一起練習及參加比賽。

  一般來說,我們喜歡看成功人士的故事,但這三齣電影都有描述失敗者的經歷。失敗者如果不放棄,還可以有三個結果:

(1) 反敗為勝,人生回到美好的狀態。

  <尋找快樂的故事>,男主角面對極大挫折,但仍有堅毅的鬥志和合乎事宜的謀生技能,最後反敗為勝。

(2) 錯失機會,人生回不去最美好的狀態。

  <全力扣殺>,一眾角色成為失敗者之前,曾經擁有美好的機會,如果能夠好好把握,便飛黃騰達。可惜機會有時限,一旦錯過了便無法挽回,一眾角色也清楚知道,人生已無法回到最美好的狀態,但仍然努力奮鬥,要對得起自己,不讓別人看不起。
 
(3) 在失敗中尋找意義和樂趣。

  <五個小孩的校長>,那些孩子的家長,連基本糊口都不容易,成功已是遙不可及的事,他們也曾意志消沉,但日子始終要過,始終有振作起來,就像<尋找快樂的故事>的男主角那般,每天要過充實的生活,在苦困之中尋找義意和樂趣。



  <全力扣殺>影片中寫道:獻給所有努力不懈的失敗者。




2016年9月4日 星期日

自我中心


有些人做人處事,以自我為中心。其實他們覺得理所當然?還是自己不自覺?

[例子]


  客人:我要約時間維修。
  服務員:好的。星期三,兩點至五點可以嗎?
  客人大聲道:這個時間怎麼可以?我要接孩子放學!你五點來吧!
  服務員:這位客人,如果你想約五點的時間,要等星期五才可以了。
  客人大聲道:星期五怎麼可以?我有事,你星期四的五點來吧!維修不會花你很多時間,總之你一定要這個時間來!


  顯而易見,這個客人只會從自己的角度思考,不懂得客觀,他覺得維修只花一點點時間,服務員應該可以遷就到顧客。這個客人沒有想到,服務員每天要為很多客人服務,時間表已排得密密麻麻,無法隨意調動,不能任由客人擺佈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有些人,是不是只聽到自己想聽的說話?過濾對自己不利的說話?


[ 例子 一 ]


  客戶A:我急需要貨,訂貨要等多久?
  供應商:最快也要兩個多星期。
  兩星期後,客戶A質問供應商:「 怎麼貨還沒有到?不是說好兩星期嗎?」


  顯而易見,客戶A的聆聽能力很問題,聽不到最快這兩個字,以為兩個星期後必有貨。客戶A也將兩個多星期」,聽成兩個星期」,還錯怪供應商不準時呢。


  當供應商遇到這種客戶,總是有理說不清,不如索性把訂貨時間說得更長,說成三個星期或四個星期吧!

[ 例子 二 ]


  客戶B:「這種貨品的價格可以降低嗎?」
  供應商:如果下個月原料跌價,那就可以降價了。
  到了下個月,原料並沒有跌價,客戶B責罵:不是說這個月可以降價嗎?為什麼這種貨品不降價?
  沒有想到,客戶B的理解能力那麼差,不能理解如果是甚麼意思!當供應商遇到這種客戶,可能不用告知那麼多資訊,少說話為妙!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  當一個人陷入自我中心的迷局,看來很難令他清醒過來。有些人只是一時迷糊,偶爾自我中心。有些人長期自我中心,無可救藥。

2016年8月6日 星期六

溜走的時光

 (1) 上一篇恆春漫步,我到那裏旅遊是去年十月的事,本來在腦裏的印象開始模糊,但重看相片的時候,記憶便回來了,感覺像是剛剛發生的事!



  我猜人對時間的錯覺是這樣形成的,當你回憶一件事的時候,印象加深,然後產生錯覺,覺得是不久之前發生的事,其實腦袋錯誤地宿短了時間。人生中,我們不斷回憶,不斷產生錯覺,把事情發生的時間縮短,經年累月後,我們便誤以為時間過得越來快了。





 (2) 跟著鄭大師玩科學 的網站,有一篇 <為什麼感覺日子越過越快?> ,文中說到一個實驗:有一群人為二十幾歳的年輕人,另一群人為六十歲以上的長者,所有人都閉上眼睛,等他們覺得一分鐘到了再睜開眼睛。年輕人大多在五十幾秒到六十幾秒之間睜開眼睛,長者大多七八十秒才會睜開眼睛。這麼說,年輕人對時間的估計相對準確,長者對時間感覺計比較慢。我舉個例,假如把一群長者鎖在一個密室之中,他們都不知道時間,過了一段日子才放他們出來,他們覺得過了六十天左右,但實際時間己經過了七十多天,他們慨嘆時間過得太快了!




 (3) Mr.6 網站Philip Yaffe,前任《華爾街日報》記者,現於在比利時擔任教授與公關顧問,寫了一篇<Why does time goes faster as we grow older?>, 解釋人為何對時間有錯覺。我的理解是這樣:腦袋對人生中的大事件特別重視,以大學畢業為例,我們剛進大學的時候,覺得畢業是遙遠和困難的,於是感覺時間很漫長。當畢業真的來臨,腦袋失去了大事件,失去了漫長和困難的感覺,對時間的感覺隨之改變,之後對一切小事件都像走馬看花般,感覺匆匆而逝。
  對年幼無知的小朋友來說,許多事情都是大事件,小學畢業、中學畢業、大學畢業都是無比困難和漫長。對有歷練的大人來說,許多大事件已不是那麼困難和遙不可及了!Mr.6認為,成年人就算遇到了大事件,也很可能逃避!成年人的選擇多,遇到太困難的工作,可以辭職換工作;買不起房子可以說服自己「沒那個命」,不用強求。因此,成年人漸漸沒有值得重視的大事件,腦袋對時間的感覺不再漫長,而且越飛越快了!





  「對於三十歲以後的人來說,十年八年不過是指縫間的事,而對於年輕人而言,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。」 —— 《十八春》張愛玲

2016年6月26日 星期日

恆春漫步


南門


  聽說,墾丁附近有個恆春古城,山色翠綠,四季如春。古城有四座城門,城牆早已破落不整。


  這天,我與太太去探索古城,其實只是散步漫遊。在恆春車站下車,直接奔向附近的南門。


20151011_100637.jpg

[湛藍色的天空]



20151011_100642.jpg
[南門位於馬路中央,遊客不能登門造訪。]


20151011_100651.jpg
[浮雲晃晃遊遊地飄過南門]


20151011_100702.jpg
[假日早晨,彌漫悠閒的氣氛]


20151011_103941.jpg
[恆春鎮的主要街道]


2016年6月6日 星期一

一個快樂的傳說

(1) 一個快樂的傳說 




  意大利電影《一個快樂的傳說》,主角基多是一介草民,邂逅已有未婚夫的富家女朵拉。基多無疑是樂觀主義的佼佼者,花盡心思追求朵拉。朵拉受家教和規條束縛,就像籠中的小鳥,遇上自由奔放的基多,深受其幽默、真誠和勇敢的個性吸引,毅然放棄原來的生活,跟隨基多!


  基多是猶太人,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,一家人被德軍抓去納粹集中營,基多再次發揮超級樂觀的精神,告訴兒子約書亞,集中營要進行一場比賽,每個人都要參加。誰能先得到1000分就獲得一輛真的坦克,每天擴音器會宣佈誰領先,最低分的人要在背後吊上『蠢材』的牌。士兵扮演惡人,會在遊戲中呼呼喝喝,你不能害怕,不然就會失分。你不能哭,不能喊要找媽媽,也不能因為肚子餓而要求吃點心。」約書亞信以為真,努力適應集中營的生活,期望累積足夠的分數。



  假如基多是個不快樂的人,那麼每當他遇上不如意的事情,便怨天尤人,鬱鬱不歡,像天下人都負了他似的。試想像這樣的基多,不可能吸引朵拉,也不可能在納粹集中營帶領約書亞渡過難關,故事必要改寫了。真正的基多,快樂由內心而發,不靠外在事件引發。真正快樂的人,內心平和,明白上天沒有答應過順從人意,遇上困難懂得接受現實,繼續以平常的心態過日子。

  一個人快樂不快樂,由自己的心態來決定。你的想法如何,你的生活也必如何


(2) 給太太 
  這是一篇舊blog重寫,以前在Yahoo blog叫做樂觀是甚麼?」,現在重寫一遍,變成「一個快樂的傳說」。當年其實寫給太太,叫她做個快樂的人。現在當然也送給太太:「老婆,請你以平和快樂的心態,笑看人生路上各種樣的遭遇,無論事情多麼荒謬或無厘頭,我都陪伴著你,執子之手,與子皆老。


(3) 來自意大利的視頻 

  看意大利電影,我會聯想到這一條有趣的片段。





(4) 來自意大利的新聞 

來自意大利的新聞:

全球最長壽社區
住有116名人瑞


2016年04月12日


意大利漁村阿西亞羅利是全球最長壽社區,人口僅2,000人,但有116名人瑞。100歲的Antonio Vassallo與其93歲妻子Amina Fedollo(圖),結婚66年依然恩愛。Antonio透露長壽秘訣是健康飲食,兩人少食多餐,常吃當地海鮮及蔬菜等新鮮食材,並不時下田及撐船出海。

(5) 補充:內心平和快樂 

  「內心快樂平和的人,明白上天沒有答應過順從人意,遇上困難懂得接受現實,繼續以平常的心態過日子。
  你看看他,多麼平和自在,悠哉遊哉。那管日曬雨淋,春去秋來,都保持著平常的心態過日子。

  這天的陽光猛烈,他叫樹木替他遮陰,可是樹陰只能伸延到身邊而已。他知道世事不會順人意,寧願繼續自在平和,才不願意動氣抱怨。快樂是這樣練成的!





2016年5月7日 星期六

我的(神奇)媽媽













傅統女性

  媽媽受傳統封建思想薰陶,相信女人必須處理好家庭的事務,相夫教子,做賢內助。至於家庭以外的事,她不感興趣,全交由爸爸處理,漸漸地,媽媽連社會時事流行文化都不聞不問,做個不問世事的家庭主婦。如果你以為媽媽就這樣變成無知婦人,那就錯了!我覺得媽媽有一個神奇按鈕,在有需要的時候按下按鈕,啟動學習模式,平日她沒有留心去聽和看的事物,都能夠快速學成。

漫畫裏的英雄

  美國的英雄漫畫,主角平日是不起眼的平凡人,但原來能變身成為超人,身懷絕技,拯救弱者。我覺得媽媽也是這樣,以前爸爸的公司需要有人處理客戶的賬目,主要是追討欠款。平日看似什麼都不懂的媽媽,按下神奇按鈕,本來沒有跟職場上的人打交道,逐漸跟客人聯絡溝通,收回欠款。美國漫畫裏的平凡人變身超人,而媽媽變身職業女性!

調解員

  我看見媽媽有很多朋友喜歡找她訴苦,沒想到她能變身調解員,以各種道理分析解答,排難解紛,而且還會勸朋友摒棄古舊思想,接受新時代的思維。我說沒有想到是因為媽媽原本是舊思維的人,以前當家人向她解說現代新的思維,看她似懂非懂,原來潛移默化地學會了!因此,我說媽媽有個神奇按鈕,有需要時按下去,快速理解天下事,與時並進!


  媽媽的神奇按鈕是怎樣運作的? 我認為是憑不服輸」及「隨遇而安」的心態交織而成。做人不輕易認輸,大胆向前衝,先衝了再說。當人生不順利的時候,懂得隨遇而安,調節心態,放下執著和得失。這就是神奇按鈕的哲學!假如媽媽遲出生幾十年,現在這個年代可能更適合她發揮潛能。

2016年4月4日 星期一

弱肉強食 vs 以理服人

(1)

  在大自然生活,法則是弱肉強食,例如一個過著安穩生活的獅子群,會突然受外來的獅子群襲擊,侵佔地盤,被趕走流浪。在大自然裏一旦暴露弱點,危險隨之而來,例如在一個猴子族群裏,猴子王年老力哀,年輕而有野心的猴子就虎視眈眈,最後掀起一場打鬥,㺅子王狼狽敗走。


  動物在殘酷的大自然生活,必須自私和殘忍,才能保護自己,必須有欲望和貪念,才有生存的動力。


  人類期望脫離大自然的法則,各個民族都發展出道德和道理,感化殘暴和貪婪的天性。道德和天性,經過千萬年的鬥爭,結果怎樣呢?


  現今的商業社會裏,企業之間的爭鬥,當然不是用武力強搶財物,只不過改用財力,例如一家實力雄厚的零售商A,為了打擊競爭對手,干預供應商B的訂價,威迫供應商B提高給那些競爭對手的訂價,企圖壟斷市場。當然零售商A要夠財大氣粗才能這麼覇道!


  其實嘛,人類認同道德和道理,希望成為處事的準則,只不過在利益的誘惑之下,還是比較尊重欲望和貪念!結果就是這樣,大家平常都記得道德和道理,看到不公義的事情,會憤怒和責罵,但牽涉到利益的時候,就突然失憶了。






(2)
  今次說弱肉強食,原因是看到一篇<孩子「駁咀」的五大好處>,其中一個好處:


能為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據理力爭,說明孩子能分辨是非黑白,有助養成實事求是、堅持真理、以理服人的品格。


  大家都覺得能夠分辨是非黑白,能夠以理服人,是非常好的品格,希望能夠做得到事實上,這條路很難走,當你想用是非黑白來作決定,然後以理服人的時候,問題是別人根本不理會 ,無論你說得怎樣合情合理,別人用財力和權力壓倒,把想要的搶到手。你才驚覺弱肉強食的法則勝利,依然有效運作。


  李宗盛的<凡人歌>有這幾句:既然不是仙,難免有雜念,道義放兩旁,利字擺中間。